中共銀川市委 銀川市人民政府 關于鼓勵和引導企業成為人才培養主體的若干意見
銀黨發〔2010〕24號
為鼓勵和引導企業成為人才培養的主體,以企業需求為導向,以提高企業員工職業技能為重點,以市場化運作為主要方式,充分調動企業開展人才培訓的積極性,努力營造“崗位成才”和“崗位育才”的良好氛圍,不斷提高企業人才的整體素質,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強化企業培養人才的主體地
1、建立企業全員培訓機制。全市各類企業要把加強企業人才培養作為重要職責,建立健全全員培訓的規章制度,根據本單位的實際對各類人才進行培訓,并列入本單位的中長期人力資源規劃和年度計劃。
2、企業人才培訓的主要內容。以改善知識結構、增強創新能力、提高職業技能和綜合素質為目標,開展以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能為主要內容的培訓。企業經營管理人才以現代企業管理知識為主,突出管理能力的提升;專業技術人才以專業新知識為主,突出創新能力的提高;技能工人以技能理論與操作為主,突出技能水平的提升。同時,注意加強企業員工的政治理論、職業道德和公務禮儀培訓。
3、企業要成為人才培養經費投入的主體。全市各類企業每年要按照國家規定的本企業職工工資總額的2.5%稅前扣除和使用職工教育經費,其中60%以上的經費用于一線職工的培訓。企業使用職工教育經費超過2.5%的部分,準予在以后納稅年度結轉抵扣,如連續三年都不能結轉抵扣時,市、縣(市)區財政對超過2.5%的部分給予至少一半的補貼。企業工會年度內按規定留成的工會會費中,應有一定部分用于職工教育培訓。
4、建立企業職工教育經費統籌機制。對一年內沒有按照2.5%比例足額使用職工教育經費的企業,市、縣(市)區政府對差額部分進行統籌;對一年內沒有開展職工培訓的企業,由市、縣(市)區政府按照該企業職工工資總額的2.5%全額統籌職工教育經費。市、縣(市)區地稅部門根據自身的征管范圍提供企業使用職工教育經費的情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負責征收,市、縣(市)區財政建立專戶,代管統籌的職工教育經費。統籌經費全額定向用于參加統籌的企業內部的職工教育培訓,由企業制定培訓計劃并組織實施后,向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申請使用,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擠占、挪用。
5、企業黨組織和工會要切實維護職工的學習權利,督促企業履行對職工的培訓義務。企業要將職工教育培訓經費的使用情況列為廠務公開的內容,向職工代表大會或職工大會報告,定期或不定期進行公開,接受職工代表的質詢和全體職工的監督。
二、鼓勵采取多種方式開展企業人才培訓
6、鼓勵企業建立自主培訓體系。全市各類企業要根據發展需要,按照“按需施教、學用結合、定向培訓”的原則,明確培訓目標和任務,可通過自辦或合辦培訓機構、健全自主培訓體系,加大本企業各類人才培養力度。
7、鼓勵各類龍頭企業開展社會化培訓。按照“政府引導、企業自愿”的原則,鼓勵優勢特色產業中的龍頭企業依托本企業的培訓機構,建設社會化、開放式、高標準的公共實訓基地,為其他同行業企業提供高質量實訓服務。實訓基地的考察確定、協調服務和培訓工作的督促落實由行業主管部門負責,經研究確定的實訓基地由政府授牌,職工參加培訓的費用在各企業職工教育經費中列支。
8、完善小企業培訓機制。對規模較小或無法自主開展培訓的企業,可以根據企業需要,由市總工會牽頭,依托職業技術院校和具備資格的培訓機構,開辦各種培訓班,各企業根據需要參加。市總工會要做好企業培訓需求的征集工作,并負責培訓項目的管理和質量。所需經費由派出員工參加學習的企業從職工教育經費中列支。
9、完善企業科技人才繼續教育機制。各企業要建立符合實際需要的科技人才繼續教育制度,豐富培訓內容,完善培訓形式,保證培訓經費和時間。企業專業技術人員平均每年脫產或者半脫產接受繼續教育的累計時間,高、中級及申報高、中級職稱的專業技術人員不少于72學時,初級及申報初級職稱的專業技術人員不少于40學時,培訓費用從職工教育經費中列支。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人才辦要做好指導服務工作,加大督促檢查力度。市上重點實施優勢特色產業科技人才培訓計劃,由市科協牽頭,依托各專業技術學會、行業協會,圍繞優勢特色產業開展科技人才培訓,促進企業科技人才培訓體系建設,培訓費用由市財政承擔。
10、鼓勵各類企業積極開展“技能競賽”、“崗位練兵”、“名師帶徒”活動。向市職工素質建設領導小組申報并獲認可開展的“技能競賽”中的優秀選手,由市職工素質建設領導小組授予技術能手稱號。
三、健全企業成為人才培養主體的激勵保障機制
11、建設優勢特色產業人才培訓師資庫。依托行業主管部門,按照“企業推薦、個人自愿”的原則,建立優勢特色產業人才培訓師資信息庫,收錄區內外知名專家教授和企業優秀專業技術人才入庫,免費為全市各類企業提供師資信息服務。鼓勵進入人才庫的人員,在完成本職工作后,利用業余時間為其他企業提供培訓服務,并獲得相應報酬,占用工作時間時要經所在單位批準。
12、健全企業培養人才考核評價制度。市人才辦、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及行業主管部門要建立考核評價制度,對全市企業培訓人才工作情況和企業使用職工教育經費、落實培訓任務情況進行監督檢查。把企業使用職工教育經費和培養人才情況列為申報“小巨人企業”、科技項目和享受各類優惠政策的條件;列為對企業及其法人代表推薦參加各種評選表彰的條件;列為推薦企業法人代表為黨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的條件。不能正常開展職工教育培訓的企業不得享受各項優惠政策。
中共銀川市委員會
銀川市人民政府
2010年4月19日
銀川市人民政府
2010年4月19日